游戏简介
游戏类型:幻想类・回合制策略・4X 探索
开发商:Amplitude Studios
游戏语言:中文简体
游戏官方平台评测:特别好评
游戏测评:
用 “史诗重构、派系深耕、探索新生” 三个词足以概括《无尽帝国 2》的核心突破。作为 “无尽宇宙” 系列的重磅续作,它既延续了前作对策略深度的追求,更融入 Amplitude Studios 在《人类》开发中积累的动态叙事经验,为回合制策略品类注入新活力。
派系设计:差异化拉满的文明博弈
本作最亮眼的创新在于派系机制的 “非对称平衡”。目前公开的 6 个初始派系各具颠覆性玩法:“星种” 可通过空间折叠技术跳过地形障碍,“腐殖族” 能将敌方城市转化为生态据点,“拾荒联盟” 则完全摒弃传统资源体系,靠拆解废墟获取发展材料。这种设计彻底打破了同类游戏 “换皮式派系” 的桎梏,实测中三种派系组队对抗时,仅战术配合就衍生出 “空间封锁 + 生态侵蚀”“废墟牵制 + 精准突袭” 等十余种策略组合,每局博弈都充满新鲜感。
世界探索:会 “呼吸” 的动态地图
相较于前作固定的地形生成,本作引入 “环境演进系统”—— 沙漠区域可能随剧情推进转化为绿洲,冰封大陆会因派系活动触发解冻事件。探索过程中,随机事件的叙事密度大幅提升:在 “遗忘神殿” 遗迹中,选择修复神像或掠夺宝藏,不仅影响资源收益,更会改变周边派系的外交态度(类似《人类》的动态声望机制)。这种 “探索 – 反馈 – 影响” 的闭环设计,让每一局 80 + 小时的征程都充满未知性。
战略深度:从微观操作到宏观帝国
游戏在 “4X 框架” 内做了精妙的减法与加法:简化了基础资源管理(合并食物、能源为 “生存点数”),却强化了 “帝国蓝图” 系统 —— 玩家需提前规划城市发展路线,选择 “科技优先” 或 “军事霸权” 等方向,不同路线会解锁专属建筑与兵种。实测中,同一派系选择不同蓝图发展,最终战力差距可达 30%,这迫使玩家在游戏初期就需明确战略定位。美中不足的是,当前测试版本的外交系统仍显粗糙,联盟条约的约束性较弱,期待正式版优化。
视听表现:幻想美学的沉浸演绎
美术风格延续了系列标志性的 “水彩幻想风”,但分辨率提升至 4K 后,角色建模细节显著升级 ——“星种” 的能量纹路在昼夜交替时会呈现不同光泽,“腐殖族” 的建筑生长动画细腻到能看到藤蔓蔓延轨迹。音效方面堪称点睛之笔:不同派系的单位移动声各具辨识度,战斗时的法术轰鸣与环境音(如沙漠风声、森林鸟鸣)自然融合,配合 Steam 手柄的震动反馈分级设计,将回合制战斗的沉浸感拉满。
现存短板:待完善的潜力巨作
受限于测试阶段,游戏仍有优化空间:大地图单位数量超过 50 时会出现轻微卡顿,部分派系的技能描述存在歧义,且暂未开放多人联机模式。不过参考 Amplitude Studios 对《无尽空间 2》的长期更新支持,这些问题有望在正式发售及后续补丁中解决。
游戏配置
最低配置:
-
- 需要 64 位处理器和操作系统
- 操作系统: Windows® 10 (64-bit)
- 处理器: Intel® Core™ i5-4430 (quad-core) / AMD® FX-Series™ FX-8350 (quad-core)
- 内存: 8 GB RAM
- 显卡: NVIDIA® GeForce® GTX 960 (4 GB) / AMD® Radeon™ RX 5500 XT (8 GB)
- DirectX 版本: 11
- 存储空间: 需要 15 GB 可用空间
推荐配置:
-
- 需要 64 位处理器和操作系统
- 操作系统: Windows® 10 (64-bit)
- 处理器: Intel® Core™ i7-6700 (quad-core) / AMD® Ryzen™ 5 1500X (quad-core)
- 内存: 12 GB RAM
- 显卡: NVIDIA® GeForce® GTX 1070 (8 GB) / AMD® Radeon™ RX 5700 XT (8 GB)
- DirectX 版本: 12
- 存储空间: 需要 15 GB 可用空间
© 版权声明
本资源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学习使用,若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THE END
- 最新
- 最热
只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