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简介
类型: 动作, 冒险, 独立, 角色扮演
开发者: Runmeng
游戏语言:简中
游戏评测
在虚幻引擎 5 打造的三星堆青铜巨树下,一场跨越千年的因果博弈正在上演。Runmeng 工作室耗时三年打造的《Echoes of Yi : Samsara》,以 “轮回” 为叙事锚点,将东方武侠的筋骨与哲学思辨的血肉熔铸为一柄锋锐的文化之剑。当《只狼》式的弹反对决遭遇三星堆青铜神树的光影流转,当太极拳的圆融意境与 Roguelike 重生机制碰撞出火花,这款暗黑武侠动作游戏为国产独立游戏开辟了一条独特的赛道。
游戏的核心机制 “圣籽轮回” 打破了传统线性叙事的桎梏。玩家每次死亡后,可消耗 “圣籽” 能量回溯至关键节点,这种类似《命运石之门》的世界线收束设计,让每次抉择都成为蝴蝶效应的起点。例如在第二章 “巫蛊之祸” 中,选择饶恕师妹会解锁隐藏支线 “镜花水月”,而斩草除根则直接进入主线 “神木蚀心”。这种多线程叙事架构,使得 20 小时的主线流程衍生出 12 种结局分支,真正实现了 “一命通关” 与 “千面人生” 的辩证统一。
轮回机制不仅作用于剧情,更渗透到战斗系统。每次重生后,玩家可继承部分 “因果值” 解锁新角色:刀客的 “破甲连斩”、刺客的 “暗影突袭”、医师的 “阴阳逆转” 等 12 种职业,构成了动态的战斗生态。这种 “死亡即成长” 的设计,将 Roguelike 元素与武侠成长体系完美融合,让重复死亡不再是挫败,而是通向武学巅峰的阶梯。
游戏在视觉呈现上展现出惊人的艺术野心。虚幻引擎 5 的 Nanite 技术将三星堆青铜面具的饕餮纹路由像素级精度还原,建木神树的根系脉络在动态光照下呈现出流动的金色光晕。战斗场景的设计更是匠心独运:竹林关卡中,玩家可砍断竹子制造陷阱,配合 “竹影身法” 实现空中连击;古刹场景触发 “佛像倒塌” 事件时,破碎的金身佛像与敌人的哀嚎声交织成血色浮世绘。
配乐方面,游戏创造性地将京剧锣鼓点与重金属摇滚融合。BOSS 战 “青铜巨蟒” 的配乐中,唢呐的高亢与电吉他的失真音效形成强烈对冲,既保留了传统戏曲的张力,又赋予现代战斗以澎湃的节奏感。这种 “旧瓶新酒” 的尝试,在 Steam 玩家社区引发热议,有玩家评价:”当三星堆青铜神树在重金属乐中轰然倒塌时,我感受到了文化血脉的震颤。”
战斗系统的设计堪称 “去《只狼》化” 的典范。制作组在 “架势条” 机制基础上,融入太极拳 “借力打力”、八卦掌 “游身八卦” 等传统武术精髓。玩家长按格挡可反弹远程暗器,配合 “云手” 技能将敌人击飞;连续突刺破防后触发的 “枪出如龙” 特效,能瞬间造成 300% 伤害。这种 “以柔克刚” 的战斗逻辑,与《只狼》的 “以攻代守” 形成鲜明对比。
敌人设计更是将传统文化符号转化为战斗语言。最终 BOSS”巫蛊之母” 的招式设计参考了三星堆青铜神树的图腾,其 “寄生蛊虫” 技能可召唤青铜面具傀儡;隐藏 BOSS”戏子” 的战斗中,京剧脸谱随招式切换,红色代表火攻、白色代表冰刃,这种 “脸谱化” 的战斗设计,将戏曲美学与战斗机制深度绑定。
游戏在文化表达上展现出罕见的野心,但也暴露出独立团队的局限性。三星堆元素的运用更多停留在视觉层面,缺乏对古蜀文明内核的深度挖掘;京剧元素虽在配乐和 BOSS 设计中有所体现,但未能形成完整的文化叙事链。此外,部分 BOSS 战存在 “敌快我慢” 的问题,玩家被迫频繁防守而非主动进攻,削弱了战斗的流畅性。
技术层面,虽然游戏支持跨平台联机和 Steam 云存档,但优化问题较为突出。在 RTX 4090 显卡上,复杂场景仍会出现帧率波动,而低端配置玩家则面临卡顿问题。不过,制作组承诺将在后续更新中推出 “性能优先” 模式,这或许能缓解硬件压力。
游戏画面






系统需求
最低配置:
-
- 操作系统: Windows 10/11 64-bit
- 处理器: Intel Core i3-2100 | AMD FX-6300
- 内存: 8 GB RAM
- 显卡: NVIDIA GeForce GTX 1060
- DirectX 版本: 11
- 存储空间: 需要 30 GB 可用空间
推荐配置:
-
- 操作系统: Windows 10/11 64-bit
- 处理器: Intel Core i5-2500K | AMD Ryzen 5 1400
- 内存: 16 GB RAM
- 显卡: NVIDIA GeForce GTX 2060
- DirectX 版本: 12
- 存储空间: 需要 30 GB 可用空间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