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介绍:
游戏版本是Ver1.53最终版,已经停服,包含所有游戏内容,游戏单机版本是魔改版,不是官方版,带官方版本没有的对魔忍联动内容以及其他联动,游戏分辨率为魔改2K,全程60fps,典藏等级,非常推荐整一下~
包含全部五星卡的动画录制MP4文件,共122部
《凍京 NECRO SUICIDE MISSION》以 2199 年被冰河期冻结的东京为舞台,构建了一个被冰雪与死亡笼罩的反乌托邦世界。游戏的美术风格在二次元动漫画风与暗黑哥特元素间找到了精妙平衡:Live 2D 技术赋予角色如《崩坏 3》般的动态生命力,而破碎的建筑、渗血的冰面与腐烂的活死人,则以《尼尔:机械纪元》式的后现代废土美学,将末世的绝望感渗透到每个像素中。
剧情由《凍京 NECRO》原班人马打造,继承了 Nitroplus 一贯的黑暗风格。玩家扮演民间生死者追迹者月见里一巴,与性格迥异的同伴 —— 如药物成瘾的女道士阿蛭 Rabi、出口成脏的少女名伶 —— 一同猎杀被死灵术师操控的活死人,揭开 “眼镜危机” 背后的阴谋。全语音叙事与百万字文本量,配合关键场景的 3DCG 演出,将《进击的巨人》式的残酷生存法则与《命运石之门》式的多线叙事巧妙融合,让每个角色的命运都充满张力。
作为一款 SRPG,游戏的战斗系统在继承传统回合制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了突破性创新。10×5 的战棋地图设计,要求玩家像《火焰纹章》般精密计算移动与攻击范围,而角色专属的武器特性 —— 如手槍的中距游擊、步槍的遠程狙擊 —— 则带来了《XCOM》式的战术多样性。EX 脑域系统以天赋树形式重构角色成长,玩家通过晶片强化逐步解锁技能,配合四次上限突破机制,实现从 “普通追迹者” 到 “活死人猎手” 的蜕变,这种非线性成长模式比《最终幻想》系列的职业系统更具策略深度。
“再杀道场 2.0” 模式则将 PVP 与 PVE 巧妙结合。玩家需在五回合内突破对手的防御编队,而伤害随行动数递增的机制,迫使玩家在 “速攻” 与 “持久战” 间做出抉择。这种设计既考验阵容搭配,又要求临场应变,其竞技性堪比《皇室战争》。
游戏的角色塑造堪称二次元叙事的典范。每个角色都有独立的成长弧光:蜜魅从傲娇少女到直面过去创伤的蜕变,伊莉雅从失忆者到背负使命的觉醒,甚至反派米尔格拉姆的 “自杀者教义”,都折射出对生死意义的哲学思辨。亲密度系统不仅解锁福利 CG,更通过专属剧情揭示角色深层心理 —— 如艾琪卡的同性之爱、雾里的身世谜团 —— 这种 “情色外衣包裹严肃内核” 的处理,比《原神》的角色故事更具文学性。
然而,角色互动的碎片化问题依然存在。尽管剧情文本量庞大,但部分支线任务仍显仓促,如阿蛭 Rabi 的药物依赖症仅在少数对话中提及,未能深入展开。这种叙事上的 “留白”,虽为续作埋下伏笔,却也让角色塑造留下遗憾。
游戏的运营历程充满戏剧性。日服与中文版在 2022 年停运后,仍有玩家通过私服或移植版延续体验,如 2024 年推出的繁体中文版新增了角色语音与优化界面,证明了 IP 的持久生命力。付费模式采用免费游玩 + 内购,抽卡获取角色与道具的设计虽引发 “付费即胜利” 的争议,但日服较高的福利出率与 EX 脑域系统的公平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
MOD 生态的缺失是另一遗憾。尽管玩家社区活跃 —— 从 TapTap 的攻略帖到同人创作 —— 但官方未开放创意工坊,导致如 “武器外观自定义”“新角色模组” 等玩家需求无法实现,削弱了游戏的长期吸引力。
《凍京 NECRO SUICIDE MISSION》并非完美无缺,但其对末日题材的创新性诠释,为二次元游戏树立了标杆。它让玩家在冰原上体验到《行尸走肉》般的人性挣扎,也在战棋博弈中品味到《文明》系列的策略深度。当唢呐声在冻京废墟中响起,看着角色从菜鸟追迹者成长为改写命运的存在,那些重复的刷关、偶然的挫败,都化作了冰原狂想曲中不可或缺的音符。
对于喜欢黑暗叙事与策略博弈的玩家,它提供了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末日舞台;而对于追求轻松娱乐的玩家,其硬核难度与复杂剧情或许显得有些沉重。但无论如何,这款游戏都值得一试 —— 毕竟,在冻京的冰雪之下,每一次选择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存传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