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屠戮者(Build.18878318|容量1.61GB|官方简体中文|支持键盘.鼠标)

游戏简介

類型: 休閒, 獨立製作, 角色扮演

開發人員: Funchgame

游戏语言:简体中文

游戏平台评测:多半差评
 

游戏评测

一、阴影里的 “真相”:不是所有怪物都该倒下

第一次踏入 “废城第十三区” 时,我盯着街角的 “腐语者” 看了足足两分钟 —— 它裹着破烂的护士服,枯瘦的手攥着半块染血的儿童拼图,每次扑过来前,喉咙里都会挤出模糊的 “宝宝… 找妈妈”。这种 “不像怪物的怪物”,比纯粹的狰狞更让人脊背发凉。
游戏从不用加载画面塞背景故事,而是把 “灾难的余温” 藏在每个能摸到的细节里。我在废弃幼儿园的滑梯下翻到过一本涂鸦本,最后一页画着带翅膀的黑色影子,旁边歪歪扭扭写着 “它说要带我们找光”;在倒塌的医院走廊里,碎掉的输液瓶旁堆着未拆封的疫苗,墙上贴着 “感染≠死刑” 的标语,字迹被血渍晕开一半;甚至连我常用的 “骨刃”,每次砍中怪物时,刀柄都会传来微弱的震动 —— 后来才发现,这把刀的原料里掺了感染者的骨头,那些震动,像是没散的执念在抗议。
最戳我的是 “记忆闪回” 机制。每次屠戮完一片区域,屏幕会突然暗下来,闪过几帧碎片:比如砍死 “腐语者” 后,会看到它曾经抱着孩子在公园喂鸽子的画面;毁掉 “蚀影巢穴” 时,会听见女人的哭声:“我只是想保护女儿,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这些没有旁白的碎片,让 “屠戮” 不再是 “清怪通关” 的流程,而是一次次对着 “过去” 挥刀的拷问 —— 我杀的到底是怪物,还是被黑暗吞噬的人?

二、挥刀的重量:每一次屠戮都是赌局

作为主打 “黑暗动作” 的游戏,《黑暗屠戮者》的战斗手感完全避开了 “爽游” 的陷阱,反而透着一股让人窒息的 “沉重”。我的主力武器 “骨刃” 砍出时,屏幕会有轻微的顿挫感,像是刀刃在撕开皮肉与骨头,而每砍三刀,手腕就会传来 “疲劳提示”—— 不是简单的体力条减少,而是鼠标真的会变沉(后来查设置才知道,这是 Build.18878318 新增的 “体感反馈”,故意模拟真实挥刀的疲惫)。
我最常陷入的不是 “打不过” 的困境,而是 “要不要打” 的纠结。有次潜入 “感染者收容所”,遇到一个被铁链锁着的 “巨骸”,它的胸口插着医院的 ID 卡,上面写着 “患者:林医生,感染第 3 天”。系统提示有两种选择:用炸药直接炸碎它,能快速拿到通关道具;或者用 “镇静剂” 让它休眠,但要绕路去三楼找药剂,还可能遭遇更多怪物。我盯着屏幕犹豫了三分钟 —— 炸药的图标就在快捷键 1 上,按下去就能省十分钟,但看着巨骸偶尔抬起的手(它的手指还保持着握手术刀的姿势),最终还是转身跑向三楼。
游戏的 “技能树” 更像一场赌局。左边的 “屠戮分支” 能解锁范围杀招,砍死怪物后还能回血,但每次升级,屏幕角落会多一个 “阴影值”;右边的 “救赎分支” 能解锁治疗、隐身技能,却会降低攻击力,而且 “阴影值” 满了,会触发 “失控”—— 我曾因为贪杀怪回血,阴影值爆了,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角色砍向了 NPC 阿凯,他倒下时说的 “你终究还是变成了它”,比任何 Game Over 画面都让我难受。后来我重置了技能树,宁愿多费血瓶,也不想再体验一次 “自己变成怪物” 的恐惧。

三、黑暗里的微光:那些不该被屠戮的 “人心”

《黑暗屠戮者》最打动人的,从来不是砍杀的快感,而是那些藏在阴影里的 “活气”。NPC 阿凯是个断了右臂的老兵,每次在 safe house 见到他,他都在擦一把生锈的步枪,偶尔会说:“以前这枪是打敌人的,现在… 得用来打曾经的邻居。” 有次我给他带了一瓶未开封的矿泉水,他愣了半天,说:“我女儿以前最爱喝这个,她说比可乐甜。”
我印象最深的是和小女孩小雅的互动。在 “学校废墟” 里遇到她时,她正躲在课桌下,怀里抱着一个破布偶,看到我举刀,她哭着说:“别杀我妈妈,她只是睡着了!” 后来才知道,她妈妈变成了 “腐语者”,就躲在教室后面。系统给的任务是 “清除所有感染者”,但小雅拉着我的衣角说:“我妈妈会醒的,她答应要带我找爸爸。” 那天我花了四十分钟,没砍一刀,而是绕遍了整个废墟,找齐了五支镇静剂,把小雅妈妈弄晕后,带着她们去了 safe house。阿凯看到时说:“你这样会害死我们的”,但小雅把布偶塞给我时,我突然明白 “屠戮” 的意义 —— 不是为了生存而杀,而是为了不被杀而守住一点善意。
不过 Build.18878318 版本的瑕疵也很明显。比如 “废城雨夜” 场景有严重的光影 BUG,有时候怪物躲在阴影里,屏幕完全看不见,只能靠声音判断位置,好几次被偷袭致死;存档点设置得太离谱,我曾在 “地下实验室” 死了五次,每次都要从二十分钟前的入口重打,最后气得差点砸鼠标;最遗憾的是结局分支太单薄,目前只有 “彻底屠戮” 和 “守护 safe house” 两种结局,没有中间的选择 —— 其实我更想试试 “带着感染者找解药” 的路,毕竟在黑暗里,不该只有 “杀” 和 “被杀” 两种活法。

四、结语:当骨刃想起 “不砍下去” 的理由

通关那天,我站在 “最终巢穴” 前,手里的骨刃还在微微震动。BOSS “暗影之主” 出现时,我才发现它的脸 —— 是曾经救过我的医生林姐,她的胸口还插着那张三区医院的 ID 卡。系统提示 “屠戮它,终结灾难”,但我盯着屏幕,想起了小雅的布偶,想起了阿凯的步枪,想起了那些没来得及说 “对不起” 的怪物。
最后我没挥刀,而是选择了 “自我放逐”—— 让自己的角色走进了阴影里,用身体挡住了 BOSS 的攻击,阿凯带着小雅他们趁机逃了出去。通关画面没有欢呼,只有小雅回头时的挥手,和骨刃掉在地上的声音。
这款游戏没有给我 “拯救世界” 的成就感,反而让我陷入了长久的沉默:黑暗从来不是因为有怪物,而是因为有人选择用 “屠戮” 解决问题;骨刃的力量从来不是能砍死多少怪物,而是能在该停手时握住刀柄。就像现实里,我们总在 “生存” 和 “善意” 之间纠结,但或许,再难的选择里,也该留一点不挥刀的理由。
如果你喜欢有温度、能让你在砍杀后停下来思考的游戏,《黑暗屠戮者 Build.18878318》值得一试。它或许不够流畅,画面也不是顶级,甚至会让你气得想摔手柄,但它能让你在握着鼠标挥刀时,感受到 “不砍下去” 的重量 —— 而这,比任何华丽的连招都更珍贵。

916624eb8720250911203318

4ff7ae0a4e20250911203317

2e752de7a720250911203318

24a1bf059420250911203321

5bc41e3abb20250911203323

d9e5abfa2c20250911203323

最低配備:

    • 作業系統 *: Windows 7
    • 處理器: AMD A10-5700 / Intel Core I3-3220
    • 記憶體: 4 MB 記憶體
    • 顯示卡: AMD 47-240 / Nvidia GeForec 650Ti / Intel 630
    • DirectX: 版本:10
    • 儲存空間: 1 GB 可用空間
    • 音效卡: Yes

建議配備:

    • 作業系統: Windows 10
    • 處理器: AMD A10-5700 / Intel Core I3-3220
    • 記憶體: 8 MB 記憶體
    • 顯示卡: AMD Radeon R9 280 / Nvidia GeForce GTX 900
    • DirectX: 版本:10
    • 儲存空間: 2 GB 可用空間
    • 音效卡: Yes
© 版权声明
THE END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