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种(Build.20038576|容量387MB|官方简体中文|支持键盘.鼠标.手柄)

游戏简介

游戏类型:科幻动作 RPG、开放世界、机械共生体系
开发商:星核互动工作室(Starcore Interactive)
游戏语言:中文简体
游戏官方平台评测:特别好评
 
 

游戏评测:在科技与荒芜间,握紧那束共生的光

当我操控主角林夏激活第一个 “弧种核心” 时,手腕处的机械义肢在屏幕上泛起淡蓝色流光,连带手柄都传来细微的震动反馈 —— 这种把 “科技共生” 感直接塞进操作细节的设计,让《弧种 / ARC SEED》的科幻世界从一开始就没让我出戏。作为星核互动的首作,这款游戏没有堆砌常见的赛博朋克元素,反而用 “后灾变时代的机械共生” 设定,在荒芜的世界里挖出了独有的沉浸感。

一、弧种核心:不止是技能,更是 “生存伙伴”

游戏最让我着迷的,是 “弧种核心” 这套核心机制。它不是简单的技能切换,更像主角与机械的 “共生契约”:初期解锁的 “脉冲核心” 能瘫痪敌人的机械部件,可每次使用都会消耗 “共生值”,一旦耗尽,主角的行动会变慢 —— 我曾在 “废弃空间站” 关卡里贪用技能,结果被三只机械犬围堵,最后只能靠闪避硬撑到共生值恢复,这种 “依赖与克制” 的平衡,比单纯的 “蓝条管理” 更有代入感。
后期解锁的 “重构核心” 更有意思。它能改造场景里的机械残骸:把断裂的管道变成临时盾牌,把废弃的无人机改成帮手。记得在 “锈带城” 的 Boss 战里,我用重构核心把 Boss 的攻击装置改成了反伤陷阱,原本难打的战局瞬间反转 —— 这种 “利用环境反制” 的玩法,让每一场战斗都不是重复的按键,而是需要观察与判断的博弈。不过核心切换的快捷键有点反人类,默认的 “Alt + 数字键” 在紧张战斗中总按错,后来改成自定义按键才舒服些。

二、开放世界:荒芜里藏着 “有温度的细节”

《弧种 / ARC SEED》的开放世界不算大,但每个区域都藏着 “能让人停下脚步” 的细节。比如 “量子森林” 里,发光的植物会随着主角的弧种能量明暗变化,一旦触发战斗,叶片会瞬间收起,露出藏在底下的机械陷阱;“旧都遗迹” 的断壁上,还能看到战前人类留下的涂鸦,有的写着 “等我回来”,有的画着一家人的简笔画 —— 这些细节没有任何奖励,却让 “后灾变世界” 不再是冷冰冰的背景板。
NPC 的互动也很有意思。不是简单的 “接任务 – 交任务”,比如机械师老 K,初期他只会卖你普通零件,但如果你帮他找回丢失的工具箱,他会告诉你 “弧种核心过载时按 R3 能紧急冷却” 的隐藏技巧;还有流浪女孩小雅,她会跟着你走一段路,偶尔会说 “前面有陷阱,我见过”,这种 “非功能性” 的互动,让角色更像 “真实存在的人”。不过部分支线任务有点重复,比如 “收集旧时代芯片” 的任务,连续做三次就会觉得枯燥,希望后续更新能优化。

三、叙事:用 “碎片” 拼出的情感共鸣

游戏的叙事不是 “上帝视角的灌输”,而是靠日志、环境和对话碎片拼凑。主角林夏的记忆会随着剧情解锁,比如在 “深核实验室” 找到的旧录像里,能看到她曾经是弧种计划的研究员,而现在要对抗的 “畸变体”,其实是她当年的同事 —— 这种 “自己人对抗自己人” 的设定,没有用大段台词煽情,却在看到录像里同事的笑脸时,突然觉得心里发闷。
支线剧情也有惊喜。比如 “寻找失踪研究员” 的任务,最后找到的不是人,而是他留下的日志:里面写着 “我不想变成怪物,所以把弧种核心拆了”,日志最后还夹着一张全家福 —— 这种 “没有结局的结局”,比 “大团圆” 更让人印象深刻。不过主线节奏有点慢,前 5 小时基本在铺垫背景,耐心不足的玩家可能会觉得无聊。

四、美术与音效:把 “科技共生” 画进耳朵里

美术风格很对我的胃口。它没有用满屏的霓虹,而是用 “冷色调 + 暖光细节” 营造氛围:荒芜的大地是灰黄色的,但主角的机械义肢、弧种核心的光芒是淡蓝色的,这种对比让 “科技” 成为荒芜里的希望符号。特别是 “星穹塔” 的顶层,透过破碎的玻璃能看到远处的星云,弧种核心的光芒映在星云上,那种 “渺小与宏大” 的对比,让我忍不住停下来截了好几张图。
音效的细节也很到位。弧种核心过载时的电流声,和远处机械兽的嘶吼形成层次感,哪怕闭着眼都能判断敌人的位置;战斗时,机械义肢击中敌人的 “金属碰撞声”,和重构核心改造场景的 “滋滋声”,让每一次操作都有 “听觉反馈”。唯一的问题是部分场景的 BGM 有点小声,比如 “畸变体巢穴” 的音乐,紧张感不够,有时候敌人都冲到面前了,才反应过来 “哦,这里该战斗了”。

五、缺点与遗憾:首作的 “不完美”

作为首作,游戏确实有不少需要优化的地方。除了前面说的快捷键和支线重复,还有帧率问题:在 “量子森林” 的雨天场景里,帧率会从稳定的 60 帧掉到 45 帧左右,虽然不影响操作,但看着画面卡顿还是有点难受;还有地图指引,“深核区域” 的环形通道没有明确标识,我曾绕了 20 分钟才找到隐藏入口,最后还是靠小雅的提示才发现。
不过这些缺点都掩盖不了游戏的亮点。当我打通结局,看着林夏把最后一个弧种核心植入 “世界树”,荒芜的大地开始长出绿色植物时,突然觉得前面所有的 “麻烦” 都值得 —— 这种 “通过努力改变世界” 的成就感,是很多开放世界游戏都没有的。
总的来说,《弧种 / ARC SEED》不是 “完美的神作”,但它用 “机械共生” 的独特玩法、有温度的细节和有共鸣的叙事,在科幻动作 RPG 里走出了自己的路。如果你喜欢 “需要动脑子的战斗” 和 “有细节的开放世界”,愿意包容首作的小缺点,那么这款游戏值得你花时间体验 —— 毕竟,在荒芜的世界里,握紧那束属于自己的 “弧种之光”,真的很有成就感。

cc0d55a2cd20250920220042

6a95d69a7020250920220037

d07aa808c820250920220057

e55549b03020250920220041

35761695f620250920220021

b4a84a775b20250920220027

游戏配置

最低配置:
操作系统:Windows 10 64 位
处理器:Intel Core i5-8400 / AMD Ryzen 5 2600
内存:8 GB RAM
显卡:NVIDIA GeForce GTX 1060 6GB / AMD Radeon RX 580 8GB
存储空间:需要 50 GB 可用空间
DirectX:版本 12
网络:宽带互联网连接
声卡:兼容 DirectX 的声卡
推荐配置:
操作系统:Windows 10/11 64 位
处理器:Intel Core i7-10700K / AMD Ryzen 7 5800X
内存:16 GB RAM
显卡:NVIDIA GeForce RTX 3060 / AMD Radeon RX 6700 XT
存储空间:50 GB 可用空间(SSD)
DirectX:版本 12
网络:宽带互联网连接
声卡:兼容 DirectX 的声卡
 
© 版权声明
THE END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